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夜未梁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三章 太子阴谋(下)

第九十三章 太子阴谋(下)

    “别贫了,我过来是找你商量一件事,上后面说。”

    赵靖宇收起平时纨绔惯了的作风,突然变的严肃起来。

    这让庞周丹也觉察到事情的严肃性,他将账本给了掌柜,然后两人来到后堂。

    这里有一间平时用作招待贵客使用的空房间,如今空无一人。

    赵靖宇警惕的把门合上,确认无人之后,他才坐下说道:

    “刚刚完颜元济找过我,我让他帮我救出老头和小苏雅,他居然一口答应了,叫我花灯节过后等结果,你注意到细节没有?”

    庞周丹认真揣摩赵靖宇的话,摸着下巴半响过后,忽然正色道:“时间,花灯节。”

    赵靖宇打了个响指,表示很赞同。

    “没错,你想一下,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太子突然说出这句话,精确到具体时间点,意味着什么?”

    庞周丹侧着头,一时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等着赵靖宇往下说。

    “他太自信了,越自信的人越容易露出破绽,你说如果一个默默无闻、处处受人打压,恰巧对权力又极其渴望的太子,轻易说出一个时间点,那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他要在这个时间点做一件大事。”

    “大事?”

    庞周丹有点迷茫,一个太子要做什么样的事才算是大事?

    赵靖宇眉毛皱成一条线,手指关节把桌子叩的铛铛响。

    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震惊的说道:“你觉得太子想要上位除了正常程序,还可以通过何种方式?”

    赵靖宇的这句话激起庞周丹的醒悟,他恍然大悟的说道:“唐朝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宇哥你是说北元太子完颜元济要在花灯节这天发动宫廷政变?”

    赵靖宇摸摸下巴,眼神逐渐深邃。

    “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测,自从我们住进驿馆,到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诡事,让我有一种错觉似乎所有发生的事都在朝一个地方聚集,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收网的机会。”

    “首先醉仙居那帮人,其次是行踪不定的西凉人,包括我劝说元武宗对西凉发动战争等等。

    似乎这一切都按照预定的轨迹发展,实在太顺了,在这张大网里,我可以说是一枚棋子,也可以说是突然闯进来的不速之客,我们受人监控以及遇袭,其实都是冲我而来。”

    “我还记得完颜烈说过的一句话:‘我为你们都留了一份大礼。’当时我一直琢磨不出来是什么意思,直到刚刚我忽然明白了。”

    庞周丹接过话茬,掩饰不住惊讶的表情说道:“宇哥你是说完颜烈并非帝党,而是太子党?”

    赵靖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只有这个解释才能站得住脚。

    “可是宇哥,是你扳倒了完颜烈,为什么太子没有向你发难?”

    庞周丹的这个疑问赵靖宇也想到了,他摸着下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忽然眉头一紧,全身汗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陡然竖起。

    “因为这是他计划中的一步,我只是帮他完成了,北疆有北元什么部队吗?”

    庞周丹细想片刻,瞪大眼睛说道:“有,手握北疆十万大军的镇北大将军完颜吉就是完颜烈的弟弟。”

    “好家伙,原来流放的地方也是安排好了,名义上流放实则是过去执掌兵权。”赵靖宇震惊之余开始冷静下来,继续分析道:“你说他们追杀我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是他,追杀你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知道了什么秘密或者调查到了什么事情,是他们认为会影响到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庞周丹紧蹙眉头,抛出自己的猜测。

    赵靖宇点点头,庞周丹分析的很有道理,极大可能性是自己知道某些隐情,才让对方感到惴惴不安,欲除之而后快。

    “你说的没错,可是我们只是想联系谍报网而已,并没有发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除了我在工部发现他们夜里赶制兵器之外,可当时他们并没有发现我。”

    赵靖宇眉头皱了皱,极力在将整件事串联起来。

    这时,庞周丹抛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不排除就是因为谍报网的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赵靖宇走到位置坐下又站了起来,而后又坐下站起来。

    此刻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这个答案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结果。

    庞周丹突然觉得自己说中了原因,神情顿时也黯淡下来,叹了口气说道:“宇哥,其实我也不希望是这种结果。”

    “看来我们一直要找的谍报网,其实就是醉仙居,那个张怡八九不离十就是上京城谍报网的负责人。”

    赵靖宇选择相信事实,只是一时没有想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背叛梁朝,投敌叛国,卖主求荣。

    他还有个没有想通的问题,假如太子要杀自己,为什么又千方百计想要拉拢自己,这是为了一边迷惑自己,一边在自己耳边敲警钟?

    “宇哥,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官家和太上皇他们已经薨了。”

    “薨了?什么时候的事?”

    听到庞周丹突然说梁徽宗和梁钦宗的死讯,赵靖宇有些不可思议。

    从搬出驿站之后,他一直没有放弃让庞周丹和李荣基打探两位亡国之君的下落,只是想从他们口中探听谍报网的一些事,没想到已经死了。

    “在你参加完北斋广场那场比武之后没几天的事,据说官家和太上皇都薨在大理寺诏狱里,对外称是感染了瘟疫,这怎么可能,显然是有人知道谍报网的事后杀人灭口。”

    庞周丹紧握拳头,脸上青筋爆出,显得愤愤不平。

    庞家祖上三代都受恩荫,所谓的恩荫实际上就是让这些高级官员们的直系和旁系子孙直接进入政坛担任官员,相比较于下层寒族苦读十年,经历诸多磨难才能入仕。

    恩荫无疑是梁朝一种极能笼络人心的举措。

    原本他受恩荫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一职,妥妥的正七品,比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中举后才担任一个小小的九品县令不知好多少倍。

    而且翰林院编修能天天跟在皇上身边,相当于皇上的御用秘书,有大把的升迁机会,只是北元灭了梁朝,所以都化为乌有。

    但庞周丹对梁钦宗和梁徽宗仍旧十分敬仰,尽管国家是毁在他们手中,他还是觉得这不是皇帝的错,错在奸佞小人蒙蔽圣聪,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赵靖宇常常说他这是愚忠思想,并试图改变,却只会招致庞周丹引经据典的辩解,听多了赵靖宇都觉得烦,索性也就没再提这事。

    再次看到他一脸愤慨的样子,赵靖宇拍拍他的肩膀,聊表安慰,又顺势岔开话题:

    “只要查到那天进出大理寺的人都有谁,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

    “可是北元的大理寺并非我们能够随意进出,而且就算进去了我们也不知道从何查起啊。”

    赵靖宇莞尔一笑,情绪恢复稳定,淡淡的说道:

    “其实我们不用查就知道是谁,假设是完颜元济,是不是所发生的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庞周丹摸着下巴来回走动,神情严肃的推测道:

    “完颜元济从官家口中得到上京谍报网的具体位置,然后威胁他们为他办事,而他却在幕后操控一切,一般人根本不会怀疑到青楼的头上,这招实在妙啊!”

    “这个北元太子心思实在缜密,做的滴水不漏,天天在家养马,骗了所有人的视线。”

    “那你今晚还要去醉仙居?”

    赵靖宇点点头,心中打定主意,“我今晚主要是想去搞清楚凌云阁和这个醉仙居的联系,另外今天的事等晚些时候再告诉荣基。”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