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开国篇在线阅读 - 第258章

第258章

    ??林师爷皱眉。

    ??就是唐光、杜老八面上都带了沉重。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就算中间隔着黑蟒山,可陵水离滁州城、曲阳、滨江三地都是百里距离,一日可达。

    ??霍五却是面不改色:“三儿呢,打盱眙去了?”

    ??水进点头道:“三爷没有去陵水,直接带了八千人往盱眙了。”

    ??霍五叹气:“柳元帅老了。”

    ??要不然的话,柳元帅就算丢了亳州城,还有定远县。

    ??留下定远县,再全力去攻招义县。

    ??嘉山县因屠城已废,柳元帅占据两县之地,依旧可以与孙元帅并列亳州。

    ??到时候孙元帅想要“收复”两地,攻守相换,并不容易。

    ??结果柳元帅争也不愿意争,反而主动弃了定远县,宁愿离了亳州老巢,龟缩陵水。

    ??“徒三爷谋的也是扬州!”

    ??林师爷摸着胡子道。

    ??柳元帅老了不假,徒三却正年轻气盛。

    ??到了楚州,就有了自己的地盘。

    ??河南道各路元帅纷纷烧香起义,也堵死了往河南道扩张之路,剩下只能继续筹谋淮南道。

    ??杜老八气呼呼道:“管他们要谋哪里,反正在陵水就没按好心!要是咱们一切顺当还好,要是在外头打输了,怕是他们等着占便宜呢!”

    ??说到底,还是柿子捡软的捏。

    ??这是畏惧了孙元帅,却没将霍五当回事。

    ??否则百里之遥的地方,亳州军能到三县,三县兵马也能一日围陵水。

    ??唐光道:“两手准备罢了……要是徒三爷跟咱们翻脸,他们占着陵水,出兵容易;要是徒三爷不跟咱翻脸,他就是五爷的亲戚,怕啥?”

    ??“老不死的好算计!”

    ??杜老八不乐意了:“五哥,咱就容他继续在陵水?凭啥给他脸?”

    ??霍五心中也不乐意。

    ??之前陵水只有三、四千亳州兵,看在徒三面上,又不想与亳州明面撕破脸,可以容下;如今柳元帅带了将一万人南下,亳州兵就是一万三、四。

    ??滁州军主力在外,四县守军加起来,都没有一万三、四,亳州军想要动手脚,还真是防不胜防。

    ??“那就不容了!等三儿那边拿下盱眙,咱就‘礼送’柳元帅出滁州!”

    ??霍五不是拖沓性子,立时有了定夺。

    ??“送走就算便宜了他们,那几千陵水白衫实不是善类!”

    ??想起霍顺之事,与陵水白衫上半年在曲阳的劫掠,霍宝亦恨恨道。

    ??就算这些人之前是老实的农民,糟蹋了陵水县,又劫掠曲阳县,名为“佛兵”,实为“教匪”,死不足惜。

    ??邓健八月里率兵在滁州全境剿匪,在陵水杀的人最多。

    ??不是他故意给陵水白衫下马威,而是因陵水县最乱,盗匪横行,百姓民不聊生。

    ??霍五说完对陵水的打算,并不轻松。

    ??按照他们之前的打算,打下和州打庐州,拿下巢湖水军,两地休整,每地征兵三万。

    ??用新兵将守城的老兵换下来,然后好好操练。

    ??明年秋后,水路、陆路两地,八万兵马,齐攻扬州。

    ??可要是徒三占了楚州……

    ??霍宝道:“爹……扬州城里都是富户,粮草富足,想要围城可不容易……要不别打扬州了,回头打金陵……金陵城墙形同虚设……”

    ??同样是古城,金陵却不是江南东道驻军所在。

    ??江南东道守军在苏州。

    ??金陵只有城里守军一万二,水军八千,还有城外四个千户所,总共两万四千人。

    ??同有四、五万淮南道守军的扬州相比,金陵好像很好打。

    ??霍五眼睛一亮。

    ??林师爷却是皱眉:“金陵城只有两万四,可周边几个州驻军加起来五万。”

    ??想要拿下金陵,就得依次剪除金陵周边驻兵。

    ??否则拿下金陵,也守不住。

    ??他身子往前顷:“打金陵那得先打太平!”

    ??太平三县与和州几个县隔江而对,距离只有十来里。

    ??只有拿下太平,和州安全,从陆路去攻打金陵周边各州也方便。

    ??霍五兴奋起来:“还是得先拿下巢湖水军!”

    ??总不能用小船运兵过江。

    ??就是最后打金陵,还得想办法拦住那八千水军。

    ??话是这样说,可是他也晓得,自己这边只有两艘小九给的货船,还送薛彪往杭州去了。

    ??想要凭借步卒,去打巢湖水军,谈何容易?

    ??少不得先拿下庐州,再想别法。

    ??林师爷挑挑眉:“五爷,稍安勿躁,说不得过几日庐州就快有好消息!”

    ??霍五带了期待,望向林师爷:“先生可是得了庐州消息?”

    ??林师爷道:“巢湖水军统领年将古稀……与庐州知州交恶……”

    ??霍五很是无语。

    ??和州是因为滁州兵大军压境,几位主官是降是战起了分歧,才有了随后“内讧”。

    ??真要论起来,和州都尉与和州知州各有立场,都算是好官。

    ??庐州那边还消停着,可周边都乱了,这文武官员再起内讧,这还真是自己作死。

    ??……

    ??和州城门不开,城里的铺子却都如常。

    ??就是行人,也不比往日少不少。

    ??和州百姓性子里多带了天真,觉得既降了滁州军,那就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