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福运娇妻靠空间在八零年代暴富了在线阅读 - 福运娇妻靠空间在八零年代暴富了 第263节

福运娇妻靠空间在八零年代暴富了 第263节

    国家需要人才,但不止是需要国家单位的人才,而是全方面的人才,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特长和领域,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稳定。

    不管我学习成绩如何,但我有我的野心,我有自己的规划,我知道自己更加适合做什么,更想要什么。而也只有做自己合适做的事情,才会更加伤心,才能做得更好。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大力支持个体经营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家想要强大,经济就不能落后。

    没有钱,你拿什么发展?上天能掉下来吗?

    俗话说,想致富,就先修路,但修路,就得要一大笔的钱。要是没有广大个体经营上税,国家哪里有那么多钱来修路致富?难道还要你们这些吃公家饭的人出吗?”

    听到楚青瓷这一番话,众人震惊不已,没有人不赞同楚青瓷这番话的,甚至有不少人被感动到,感觉到振奋人心。

    特别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人和教育局领导,觉得楚青瓷这话说得简直太好了。

    是啊!

    国家大力支持个体经营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家想要强大,经济就不能落后。

    想致富,就先修路,但没有钱,怎么修路啊!

    不靠做生意的人上税从国库,国库哪里有那么多钱发展国家?

    那钞票又不是你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了。

    要是钞票太多,经济却跟不上的话,那不是乱套了吗?

    楚青瓷继续说:“是,现在有许多人是看不起个体户,因为开始做生意,基本都是些不成气候的小生意,让人觉得那是上不了台面,但有多少成气候的大生意不是从小生意做起的呢!

    虽然不是谁都能成功,但是不去做,谁又知道会不会成功?你连第一脚都迈步过去,何谈成功?异想能天开?还是一步能登天?

    如今已经87年了,那些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如今有许多已经成为了掌握经济主流的企业家、大富豪,他们让国家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好。

    难道你们没有体验到,在个体经营增多之后,你们购买商品要容易了许多吗?那些以前求爷爷告奶奶都买不到的东西,如今在许多的私营商场都有卖了,而且还不需要票。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去打通了货源,全国各地的输送。他们的生意做大了,让多少进不了国营厂的工人,有了工作的机会,而这一个工作的机会,可能就是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

    不说其他,就说平江县的【楚氏家具】,如今工厂工人将近五十人。而这几十个人中,他们有些只能接着零工,辛辛苦苦一个月,只为了赚那二十来块钱。要是接不到活的话,那么这个月或许就没有收入,一家人都要吃不饱。

    但是现在呢!【楚氏家具】的成立,给了他们稳定工作的机会,底工资就五十块钱。要是生意好了,需要加班了,他们还会有提成,如今养活一大家子已经变得轻轻松松。

    一个不大不小的家具厂,就能给几十个人提供工作机会,要是一个很大的工厂,可以提供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的工作岗位。

    所以,个体户为什么要被人瞧不起?”

    个体经营变多了,他们确实买东西是方便了。

    私企的崛起,确实是解决了不少人的工作问题。

    可是国内人口那么多,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就需要有更多的私企崛起。

    不过,这【楚氏家具】的工资也太高了,一个月的低工资竟然就五十块钱,而且还会有提成……

    这,这简直比国营长还要多啊!

    “啪啪啪!”

    校长几人和教育局的领导立马为楚青瓷鼓掌,振奋得一阵热泪盈眶。

    省教育局领导说:“好,说的好,国家就需要你这种有发展觉悟的年轻人,你说的一点都没错,甚至句句说中了重点,国家想要强大,经济就不能落后。

    为什么国外发展得快速和强大,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强大,为什么他们的经济强大,那是因为他们勇于去创造。

    现在我们用于生产的机器,都靠国外进口,价格不知道被翻了多少翻,但我们要是不买的话,就生产不了。在某一个领域,咱们落后了,就得在另外的领域,强大起来,赶上他们,超越他们。”

    校长也站了出来,说道:“楚青瓷同学,是一个极好的同学,她收集了许许多多的学习资料,无偿的捐给了学校,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们有了读大学的机会。

    往年,平江县高中考上大学的学生,最多一年是21个人,但是今年,但是今年,是43个人,比往年最多的一年还要多出一半的人数。

    除此之外,楚青瓷同学还自己做生意,发展得很好。昨天,楚青瓷同学找到我,说从今年开始,每年给咱们平江县高中捐款一万块钱,资助那些贫困生,和给学习好的人设立奖学金。

    这还是开始,楚青瓷同学会随着物价的提高而提高捐款额度,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学生有读书的机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听到这话,大家惊呆了,纷纷望向楚青瓷。

    什么?

    楚青瓷每年给平江县高中捐款一万块钱,资助那些贫困生,和给学习好的人设立奖学金。

    楚青瓷也太有钱了吧!

    现在万元户都没有几家,楚青瓷却一年就能捐款一万块钱……

    不少人纷纷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要是换作他们,哪怕他们有钱,他们都未必做得到呢!

    楚青瓷简直太伟大了。

    第339章 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那说个体户被瞧不起的记者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即道歉道“楚青瓷同学,抱歉,是我的觉悟低了,思想狭隘了,不该觉得好个体户是被瞧不起的。

    个体户其实很伟大,你也很伟大,我们自诩吃国家饭是高人一等的,但我们却连帮助一个学生的能力都没有,根本就没有贡献出什么。”

    记者是真心实意的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错了,很是惭愧。

    楚青瓷点点头,虽然刚才因为对方的话而有些生气,但既然对方认错了,她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了。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唯一的人才,不是只有读大学后参加工作一条路而已。考上大学固然是好的,但考不上的也不要灰心。

    愿意复读的就继续努力,不愿意复读的,或者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的,也不是没有其他出路了。只要你们愿意去想,去学,去做,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各自的成就的。”

    听到楚青瓷这番话,确实许多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改变了一些想法,不再那么垂头丧气。

    记者不止采访了楚青瓷,还采访了楚悠悠和不少学生。

    楚悠悠的分数在全省第三,也是十分值得采访的。

    今年南省出了许多的五百分,大部分是靠有楚青瓷拿出来的那些资料,不然连五百分都不会出现多少个。

    午饭,是在食堂里吃的,饭菜十分的丰富,鸡鸭鱼肉都有,而且很多,随便吃个够。

    这些,是楚青瓷花钱让食堂做的,算是谢师宴,也算是和同学们最后的聚餐,让大家痛痛快快的吃一顿。

    昨天楚青瓷和校长提起的时候,校长本来让学校负责就可以,但楚青瓷坚持,校长也就没有再多说了。

    楚青瓷有的是钱,他也无需去为她担心。

    楚青瓷还准备了自己酿制的果酒,是给校长和教育局领导他们喝的。

    学生们,喝果茶就可以了。

    一个个同学拿着果茶来敬楚青瓷,感谢她捐出那么多学习资料来,让大家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提高,让部分原本没有机会考上大学的人考上了大学,让原本没有机会考上重点的人也考上了重点。

    还感谢她在预考之后,给他们加餐,加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去迎接这高压力的高考。

    特别是哪位因为贫血而晕倒的女生,哭的稀里哗啦的:“楚青瓷同学,因为你经常给我们加餐,给我们喝果茶,吃西红柿,吃好的喝好的,我现在已经不贫血了,而且身体很好。

    现在,我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上了本科线,这一切,最离不开的,就是你的帮忙。楚青瓷同学,谢谢你,谢谢你……”

    说完,朝楚青瓷深深地鞠了个躬。

    看到大家如此,楚青瓷也被深深地触动了,眼眶也湿润起来。

    教育局领导和记者们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这下听到大家这么说,也都纷纷的吃惊了。

    楚青瓷,真的很伟大。

    【季阿姨快餐店】这边也是热闹不已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在领楚家散发的糖。

    得知楚家闺女高考考了689的高分,省状元,都稀罕极了。

    身为平江县的人,大家都生出一股与有荣焉的心情。

    以后出去,人家知道平江县出了个高考接近满分的状元,他们也觉得有面子。

    楚青瓷和蔡向明兄妹考了多少多少分的事情也被穿回了水溪村,大家也都吃惊不已。

    也就是说,他们水溪村出了三个大学生,而且还是重点大学的。

    村长又是哭又是笑的。

    好,真的是好啊!

    以前他们水溪村没出过一个大学生,现在一下子出现了三个,还都是考上重点大学的,水溪村这下是要光荣了。

    光荣了啊!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悲。

    这悲的,自然就是老楚家了。

    这样的光荣,却的和老楚家没有任何关系。

    不像是蔡家,蔡家虽然也已经分家,蔡老太和蔡大友一房也闹得不愉快,但不像老楚家那样闹翻,所以蔡家人还是沾到光的。

    在事情传出来之后,蔡老太可神气了,把整个村子都转了一圈,见人就说自己的孙子孙女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分数,马上就成为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了。

    众人自然是无不羡慕的了。

    老楚家直接是闷在家里不出门,因为一出门,他们收到的都是冷嘲热讽而已。

    然后,楚老太又把自己给气病了。

    蔡老太是高兴了,但她二儿子蔡二宝一家却是高兴不起来。

    沾光有什么用?

    又没拿到好处。

    而且他们不认为他们沾光了,反而觉得他们和蔡大友一家相差的越来越远了。

    曾经因为蔡老太的偏心而洋洋得意,后来蔡大友发达了,在县里挣大钱了,现在儿子和女儿都考上了大学。

    都是蔡家的根,他家儿子怎么就考不上大学呢!

    太让他感到不平衡了。

    楚悠悠回到南市,家都没来记得回,就先跑去大院的另个一户人家,朝着屋子里大喊:“林学睿,在家吗?”

    声落,一个少年便赶紧跑了出来:“在,楚悠悠,你回来了,你考了多少分?”

    “619分,你呢!”楚悠悠说,一脸的兴奋。